|
![]() |
行業資訊
|
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的五大發展理念,是實現“十三五”中國經濟發展目標,破解發展難題的重大理論指導。綠色發展理念首次被黨中央全會確定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“坐標”與“導航”,足見其意義重大。 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,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業績驕人,可喜可賀。但應看到,這種飛速發展是以高耗能、高污染、犧牲環境生態為代價的。目前,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,很顯然,這種粗放型發展模式已步入盡頭,實現綠色經濟的華麗轉身是大勢所趨,是發展的必然要求。綠色經濟需要綠色發展理念的“領航”,筆者通過閱讀發現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闡述了綠色發展新理念的五大內涵,包括綠色經濟理念、綠色環境發展理念、綠色政治生態理念、綠色文化發展理念、綠色社會發展理念。就建設綠色生態、發展綠色經濟而言,通俗講就是三句話:既要金山銀山,也要綠水青山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. 綠色發展說易行難,從宏觀上看,中國綠色經濟剛剛起步,傳統產業如何升級邁向高中端、陳舊落后的生產及管理方式如何向綠色轉型、如何擴展綠色經濟的空間、如何通過科技創新、管理創新推進綠色發展等等,這許許多多的問題亟待解決;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積極探索;許多困難與坎坷需要勇敢跨越。牢固樹立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首先需要觀念鼎新革故。 無須諱言,目前一些地方及領導對綠色發展顧慮較多,存在認識不到位及畏難情緒等,主要表現為兩點。一是認為綠色經濟轉型難。以犧牲環境、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在中國持續了多年,這種經濟模式簡單、粗糙、野蠻,技術含量極低,而綠色發展不僅意味著經濟模式與管理方式脫胎換骨的革命,更要求生產工藝的精細化、集約化,從粗放型經濟向精細化綠色經濟轉型困難之多、難度之大,可想而知。但須看到,粗放型經濟已經走入死胡同,轉型勢在必行,必須拿出“鳳凰涅磐,浴火重生”的精神與勇氣實行綠色發展華麗轉身。 二是認為綠色發展投入多、產出少、見效慢。這種認識有失偏頗。的確,實行綠色轉型是要付出代價的,少數地方長期依賴高耗能、高污染支撐當地經濟,對這些地方而言,綠色發展代價不菲,過剩產能要淘汰,污染企業要推倒重建,落后產業要升級改造,短時間內GDP增長緩慢,數據可能“不好看”,但須看到,這是鏟除污染經濟必要的“陣痛”,只有勇敢地邁過這個坎,才能迎來綠色發展的光明前景。 綠色發展就是尊重自然、敬畏自然、保護環境生態,是對過去貪婪、野蠻地向大自然索取的“撥亂反正”。大自然也需要休養生息,經濟發展尊重自然規律,才能獲得大自然源源不斷的回饋,為子孫后代造福,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道理。所以,為綠色經濟的投入要有長遠眼光,做到高屋建瓴,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”,需要自覺摒棄急功近利的“政績”觀。 |
遼陽嘉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:0419-2130922、4139215 傳真:0419-2130306 地址: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文圣路298號 |